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天大先生”大师精神传承剧目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化工专场展演圆满举行2022.11.0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11月5日下午,“天大先生”大师精神传承剧目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化工专场展演活动在北洋园校区拉开帷幕。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出席活动。

活动由组织部、宣传部、教工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人文艺术学院、档案馆指导,校团委、化工学院主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化工学院书记赵金铎、副书记李晶以及化工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校团委管虹介绍了“天大先生”大师精神传承剧目培育情况。随后,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争一口气》正式发布。这是剧目培育计划的首场展演。

该剧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核反应堆技术陷入卡脖子困境为背景,讲述了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余国琮先生不负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带领科研团队争一口气,自主攻克重水分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并培养了大批重水分离技术人才的故事,重现了余国琮先生为新中国核工业起步和化工人才培养作出的重要贡献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晶介绍,天大化工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一代代化工人接续奋斗,努力拼搏,为化工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余国琮先生正是其中的楷模。该剧为致敬大师之作,也希望激励天大化工人继续传承大师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话剧创作团队主要负责人、化工学院辅导员韩遁也介绍了剧本编写与排演背后的故事。为了更好的展现余先生科技报国的感人事迹,创作团队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联系采访了当时余先生的研究生,现在已到鲐背之年的王树楹教授,学校各部门领导也多次组织剧本打磨,团队几易其稿,最终推向舞台。

剧中余国琮先生的扮演者、化工学院本科生魏昌锐表示,“在剧本创作,以及熟悉语调、台词的过程中被余先生对于科研的热诚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打动,这些将激励我更好地传承大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立报国之志。”



在展演活动现场,化工学院师生还通过视频、短剧、宣讲、分享等形式再现百年化工的峥嵘岁月,感受现代化工的踔厉奋发,见证青春化工的勇毅前行。


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吴毅以《探索科学前沿,勇担时代重任》为主题,分享了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学院辅导员靳学峰号召广大青年学子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政治立场,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绚丽光彩。2019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王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了王静康院士一次次攻克“卡脖子”难题,以及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感人事迹。2020级材料化工专业博士生李双阳讲述了自己砥砺求学,梦圆天大的青春故事,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更好成绩。



会上,青年化工学子还以情景剧的形式,用青春誓言致敬余国琮院士,许下继承先辈爱国之志,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化工人,为祖国“争一口气”的郑重承诺。



活动最后,党委副书记雷鸣、全体师生与化工学院化漾年华合唱团共唱天大校歌,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未来,化工学院将继续挖掘学科奠基者、五大罗汉、两院院士等大先生们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攻坚克难、矢志报国的生动事迹,作为引领青年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激励广大化工学子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文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化工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