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大爱“髓缘”|化工好青年,何定乾:这是每个天大人都会做的选择2023.07.0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2021级硕士生何定乾来说

今年的元旦假期尤为特殊

他送出了一份有“热度”的新年礼物

47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实现天津市2023年的“新年第一捐”

他是天津市第338位

我校第17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

有着“传递生命”心愿的天大青年


跨越6年,愿望成真

      今年研二的何定乾,已经在天大度过了将近6年时光。早在2017年本科入学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而这个起点,源自一次“热心的误会”。
      那时的他总心心念念着一次献血的机会,到了现场才发现是造血干细胞入库采集。他看着小小的一瓶血样,又从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中了解到入库的意义,果断决定自己也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预备队”,获得了入库的荣誉证书。


 时间缓缓流逝,何定乾在天大校园里看过几个轮回的海棠红叶,毕业升学、继续深造,而那个“传递生命”的愿望愈加浓烈。他关注着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的案例,敬佩着已经实现愿望的天大学长,在几年里多次参与志愿献血。终于,2022年9月,他等来了那个连接着生命希望的电话。

      那一天他正在做实验,谈及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何定乾忍不住笑起来,“我以为是诈骗,还在想app怎么没提示。”进一步的沟通唤醒了关于入库的回忆,“见死不救非君子,见义不为枉成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萦绕在心头,他意识到“传递生命”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于是便一口答应。


       然而,这个不假思索的坚定选择让红会工作人员也感到惊讶,他回忆道,“可能由于过于果断,工作人员担心我是一时冲动,让我再问问家里人意见。”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后,家人也十分支持他的捐献意愿。经过高分辨率配型、体检等步骤,2022年底,何定乾住进医院,为正式捐献做准备。


血液涌动,顺利捐献

      了解过入院后的具体安排后,何定乾也曾对注射动员剂带来的身体不适有过小小的担忧,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大的“考验”却来自作息时间的调整。与校园生活相比,医院的就餐时间较为提前,习惯了在校八点半上第一节课的他,住院期间的早餐时刻却需要提前到清晨六点。

       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是怎样的体验?何定乾的答案是“睡着了”。数个小时的采集过程中,红会工作人员与医院医务人员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带给他满满的安全感。

       完成捐献至今,双臂肘上的创口差不多已经愈合,只留下痒痒的感觉,与周围肤色略有不同。这两枚小小的“勋章”,让何定乾完成了自己“传递生命”的愿望,也让他收获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荣誉证书。“我现在有全套的证书了”,他的语气里掩不住助人的骄傲和满足。

  

       从9月接到初配成功电话到1月完成捐献,何定乾想感谢的人有很多,在这其中,他特别想对导师张宝教授说声“谢谢”。外出做高分辨率配型和进行体检时,正值校园常态化防控期间,张宝老师及时迅速地帮助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出校申请,还主动排解他因实验进度暂缓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不止一次嘱咐他多多休息,健康第一,为正式捐献做好准备。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导师就是他实现“传递生命”愿望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传递生命,天大选择

       “传递生命”的愿望,促使何定乾义无反顾完成捐献,而当进一步谈到为何会有这个愿望时,他的眼里闪着光,“如果是别人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会怎么做?我想每个天大人都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告诉我们,本科舍友郭鸿强、郭沛和自己同时入库,郭鸿强曾在回访电话中坚定回答仍然愿意捐献,郭沛也在人生择业的十字路口,毅然考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选调生,已经扎根基层工作了一年多。在天大6年,是身边的老师同学把助人大爱、服务奉献的精神传递给了自己,而现在,他也想把这份精神传递给别人。



      

       虽然造血干细胞捐献遵循“双盲”原则,何定乾与被捐献者并不知晓彼此的身份,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联系,被捐献者现居四川,那里正是何定乾的家乡。浩瀚人海中,他从四川来到天津求学,而奇妙的缘分,又让那袋承载着“传递生命”愿望和“延续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从天津回到四川,从此,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血脉相连。


来源  /  天津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