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新闻 | 化工学院齐崴教授在仿病毒制备多肽靶向药物载体方面取得新进展2018.10.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齐崴教授在仿病毒制备多肽靶向药物载体方面取得新进展。

       利用天然病毒的靶向特性,合成非致病性、可定向递送基因药物的仿病毒纳米颗粒,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并被遴选为Inside Cover。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通过共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囊膜蛋白结构,能够与宿主细胞受体进行靶向结合,实现对特定细胞的侵染以及遗传物质的递送。通过对病毒功能蛋白的模拟与仿生,可获得非致病性、且携带基因药物、并具有靶向识别特性的仿病毒纳米颗粒。

图1 多肽仿病毒纳米颗粒设计原理

图2 Angew. Chem. Int. Ed. 封面图片

      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齐崴教授团队根据艾滋病(HIV)病毒囊膜蛋白gp120上的V3多肽与猿猴空泡(SV40)病毒大T抗原蛋白的核定位序列(PKKKRKV, NLS),通过分子与纳米仿生,设计了两种具有跨细胞膜与核膜的功能多肽,并调控其组装形成仿病毒纳米颗粒。该颗粒可作为“特洛伊木马”,携带核酸类基因药物,以类似病毒的跨膜方式将药物靶向运送至具有CD4/CCR5趋化因子受体的免疫细胞内(图1),相关研究可为病毒性疾病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有益参考。工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并被遴选为Inside Cover(图2)。论文标题为Rationally designed peptidyl virus-like particles enable targeted delivery of genetic cargo,出版网址为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05868。论文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酶工程与技术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孔佳,该实验室青年教师王跃飞和齐崴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近年来,齐崴教授团队从生命体系获取灵感,通过序列设计或引入功能组分,构建了一系列多肽自组装体系,并借鉴化学工程、界面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思想以强化组装过程,实现了刺激响应性、手性功能性等多种肽基组装体的精准可控制备;通过模拟天然酶的活性中心、病毒的功能蛋白结构等,获得了具有生物催化、靶向识别等特性的组装体,实现物质转化、药物递送。相关工作先后发表在JACS(Spotlight Article)、Angewandte Chemie(Inside Cover)等化学、化工、材料领域高水平刊物,其中近20篇文章被遴选为亮点、封面或高被引论文(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