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教师登录系统

工号:

密码:

验证:

查询:

副教授

吉科猛

现任职称/职务:英才副教授/博导,硕导
通讯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化工学院54号楼E421
电子邮箱:kmji@tju.edu.cn
办公电话:

学术成就:

http://http://faculty.tju.edu.cn/yyzywmb/index.jsp?_t_sid=4096&language=en&homepageid=6868&templateid=1021&producttype=0&_tmode_=99&a=196127&h=2139503553&tsitesapptype=index&tstreeid=37185&wbtreeid=1001

获奖情况:

2019年12月   入选“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2019年  1月   入选“北洋学者·英才计划”

2016-2018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奖励金

2014年7月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十佳毕业生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12月   北京工业大学科技之星

                      首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09年  7月     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研究成果:

围绕纳米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研发、及对电化学储能机制和催化机理的探讨,迄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ACS Catalysi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Nature学术会议口头报告2次和墙报展示1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在申10+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等。

其中,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已取得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如下:

(i)通过构筑适宜的高品质石墨烯泡沫(foam)碳,从原子-分子层面揭示了锂、钾在石墨间层的基元电化学存储机制,从实验角度证实了单层无缺陷石墨烯不具备储锂能力,提出了一种可以合理解释插层化学反应现象与物理机制的石墨间层质心插入(Interlayered centroid intercalation,简称ICIC)理论模型。

(ii)研制出一族以石墨烯型碳、金属纳米晶等为基本功能单元协同集成的高结晶度、高导电性、高稳定性的三维有序大孔晶体碳质框架(简称OMGCs)功能材料,揭示了一种基于金属盐晶面低温制备石墨烯碳的限域空间“原子浇铸”(Atom Casting)机制,以此不仅丰富了应用广泛的有序纳米多孔功能材料家族与新型碳材料家族,还为石墨烯型碳质晶体的低温、宏量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新范式。

(iii)发明了一种食盐溶液介导的过渡金属合金电化学腐蚀技术,实现了金属化合物基高性能集成式一体化电池电极的一步原位制备,不仅极大地简化了电极及电池的制备工艺及工序,协同集成的高载量活性组分、三维双连续的一体化网络结构还使该种电极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        

iv)为了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提出和研发出一系列集光子晶体结构、异质结结构、窄能带结构和等离子体效应为一体的、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钒酸盐基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有机小分子的催化(竞争)降解机制

v)为了消除空气中的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铁基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多相催化剂,系统地探讨了材料微观组成、形貌结构与其催化氧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Updated on April, 2023